欢迎来到芮城党建网!今天是:
抗战书记刘湛
作者: 来源:芮城信息 发文时间:2018-05-10 阅读次数:[14003]
刘湛,1918年1月29日生于芮城县陌南镇杏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7月考入本县公费简易师范学校。
他求学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多难的岁月。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了学校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加入牺盟会,离开师范学校任牺盟会干事,开展牺盟工作。12月,芮城县抗日游击支队成立,刘湛任第2中队政治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月,刘湛协助芮城党支部工作。3月15日晚,刘湛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配合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收复了县城。8月5日,刘湛配合国民党26军第8师47团与日军激战三天两夜,10日,中共芮城县委成立,刘湛任委员。
1939年2月,日军侵占了解、虞铁路沿线,使两县县委和牺盟会转移到芮城,刘湛任芮、解、虞联合县委书记兼委员,公开身份是政治保卫三支队第三大队连政治指导员。他以牺盟会为掩护在中庄村办了一个报社,期间主要做了七件事。12月,刘湛在朱阳村主持群众大会后返县途中与国民党24师一个连的部队遭遇,受到非法搜查,身带的《论持久战》和入党志愿书等党内文件被查获,遭非法扣留。他毫不畏惧,坚持宣传党提出的”坚持山西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坚持山西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山西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主张,向国民党官兵晓以大义,经牺盟会交涉很快得到释放。
西晋事变前夕,刘湛及时传达贯彻中条地委组织部长指示,协助中心县委书记董澳林在王家山举办各县党群负责人训练班。1940年2月7日,刘湛的党员身份已经暴露,1941年7月,中共晋、豫区党委一分为二,1942年,他任夏县县委书记,1943年5月被捕于水头镇日军据点,26天受尽酷刑和折磨,日军因无口供和证据,他才被释放脱险。出狱后他又投身到紧张艰苦的工作中。10月,刘湛随部队到中条山打游击,与日军先后周旋了50天。1946年1月,刘湛赴阳城太岳区党委党校学习。1947年4月,芮城解放后,7月,刘湛任芮城县委书记,投入了新的战斗。开始充实县区领导班子,组织民工担架队参战,集中武装民兵守卫河防,抽调干部搞土改试点,发动群众防特反霸。同年11月中旬,芮城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政治土匪——芮城民众自卫队其匪首孟当石窜到芮城捣乱,11月24日晚,刘湛到3区西马村基点村检查时,孟当石包围了刘湛住的院子,他冲出门外,在巷道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为了纪念刘湛同志,地委建议把西马村改为刘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