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芮城党建网!今天是:
全国道德模范孙银聪“头雁效应”——芮城县里好人多
作者:解世忠 苏黎原 张应征 来源:运城日报 发文时间:2018-05-05 阅读次数:[11223]
芮城县北依中条,南眺黄河,“山南水北谓之阳”,气候条件利于农业生产,但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演进史中,常被周边强势文化渗透辐射,也因此孕育形成了人们“善于审时度势、防人之心较重”的共同心理特点。
如今,中条山隧道开通运行,运宝黄河大桥竣工在即,通用机场项目落地,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改革开放日新月异,芮城县委因势利导,强化意识形态引导,放大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孙银聪、“绿山愚公”“山西好人”高文毓等“头雁效应”,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芮城县里好人层出不穷,“人好”已成为这里的新民风。
从孙银聪到一个村
一个人点亮了一个家,一个家点燃了一个村,千家灯火——遍地好人
一处农家小院,一位97岁的老人,灶台前,一碗色香俱全、热腾腾的面条刚刚做好,一步一步走回房间,一口一口喂给75岁的儿媳。4月19日,记者走进太安村全国道德模范孙银聪老人的家,刚好看到这感人的一幕。
“我奶奶心态好,不生气,平时我们出去做农活,她就在家里照顾我妈。这么多年来,可给我们帮了大忙。今后,如果奶奶干不动了,我们小辈一定会一代接一代照顾我奶奶和我妈,让她们安享晚年。”刚从外县卖香椿回来的孙子高卫东说。
好德行催生好家风。孙银聪照料瘫痪儿媳28年,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慢慢稳定了下来,给了儿孙们信心和勇气,渐渐走上了幸福的道路。在孙子的辛勤努力下,依靠近百亩承包地里的芦笋、香椿、核桃、桃树、樱桃、双季槐等,家中翻盖了房子,购置了汽车,五世同堂其乐融融。
3月26日,迎着纷飞柳絮,“一级首都保安勇士”陈志浩烈士的灵柩送回芮城县烈士陵园。他,是孙银聪老人的曾外孙。2017年4月29日,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也是他和同事们共聚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身着制服,在公园里巡视。“救命啊,快来人啦!!!”循着呼救声,他看到河堤边两名儿童正滑入河渠。看到情况紧急,他来不及思考,和同事飞快冲向河堤——“扑通”一声跳下河。十几秒钟后,他托举落水少年慢慢向岸边移动,眼看到岸了,却由于堤边青苔太滑,他们难以上岸……一次,两次,五次,路人在岸边急得直跺脚,直到旁边的游客前来帮忙,小孩才被拽上岸。儿童得救了,他却不见踪影……泪飞顿作倾盆雨。
好家风催生好村风。“现在,我们村的村风好多了,人与人闹矛盾的少多了,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村委会主任张超平说,“这都是我们从发现孙银聪后逐渐打造形成的。”从2009年到2014年,孙银聪连续三次在全村“好媳妇、好婆婆”评比中脱颖而出,她无私照料儿媳的事迹逐渐在这个拥有3000人口的大村中流传、发酵,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传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抓住机会加强村风建设,连续多年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发放补助,连续多年推出孙银聪、任贯娃等道德模范,多次举办为老人“晒被晾衣”等孝老爱亲活动。“孝老是基础,爱亲是方向,我们村今后还要设立‘教育子女成才奖’,培养更多优秀年轻人,把孙银聪精神发扬光大。”张超平说。
大连海事大学英语教师马克专门寄信给孙银聪说:“我在《中国日报》上读到关于您的文章并深受感动,在我的英语课上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感谢您为大家树立起优秀的榜样,您就是一位充满责任感、忠诚感和爱的典范。”
从孙银聪到一个县
发挥好头雁作用,让善意在社会上“你来我往”,才能形成“头雁效应”——好人层出不穷
出芮城县城向北,在中条山南麓的虎庙山下,有一个小村庄——东山底村,这里曾是“兔子都不拉屎”的秃石山,然而现在,一层油松,二层刺槐,三层胡枝子,四层冬凌草,大树搂着小树,核桃傍着山杏,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这片宝贵的绿色,是“山西好人”、共产党员高文毓带领全家人从1999年以来陆续栽植的。“我现在干不动了,但我还有梦想,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全县的中条山坡都能得到绿化,让绿色永远守护全县人民。”高文毓说。
“如果说,孙银聪是普通群众争做好人的典范,高文毓就是共产党员模范践行好人标准的代表。我们正在他的家乡东山底村建设芮城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高地’。”芮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建庭说。
在芮城县城寿圣公园里,绿意盎然,曲径通幽,一块块介绍“芮城好人”事迹的展示牌,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山西好人”高文毓与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孙银聪、大山送报人崔宏选、舍身救人好少年柴川……15块宣传道德模范事迹的展示牌,形成了一道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传承中华美德的独特景观。
针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芮城县委建立了全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基地建设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脉络,以深度挖掘县域政治历史资源为重点,紧扣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紧扣全县广大群众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历史的、传承的、发展的视觉研究和挖掘芮城兼容并蓄、独具魅力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新内涵,精心打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实体化、阵地化的“精神高地”和“仪式殿堂”,凝聚全县党员干部投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芮城、智慧芮城、平安芮城、健康芮城、幸福芮城。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基地设计建造三层建筑,一、二层为展厅,三层为多媒体教室,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主体已经建成。预计布展工作年内启动。
在全体公民层面,芮城县自2013年以来,专注于发现和挖掘各类道德模范和好人榜样,启动了芮城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此后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形成常态机制,今年又启动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目前,该县已形成县乡村三级好人推荐评选体系,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与“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县发动,立足基层,乡(镇)、村(社区)联动,最广泛地动员群众参与推荐身边好人好事,筛选、提炼鲜活典型,努力把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挖掘出来,并通过候选人公示、投票、监督等公众参与环节,扩大和提高选树典型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大王镇、东垆乡坚持常年评选好人模范,并在每年春节社火活动中为好人披红戴花,进行表彰;学张乡水峪村自2011年以来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涵养家风、滋养民风。仅2017年一年时间,全县就有1人(孙银聪)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1人(李宏乐)被评为2017年9月“中国好人”;2人(张当义、尚成麦)成功入选山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3人(高文毓、陈志浩、尚春旺)荣获“山西好人”称号,更有多人获得运城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和“运城好人”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银聪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成为山西省本届唯一入选者,也是运城市获此殊荣第一人。学张乡韩张村七旬老人张当义多年照顾流浪汉的事迹在古魏大地传为佳话;风陵渡镇赵村老船公尚成麦黄河岸边见义勇为,多次搭救落水者的故事广为传颂;芮城“魏之峰”公益救援车队雪天义务救助被困车辆,获得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点赞;常年活跃在芮城社区乡村的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引领了文明风尚,诠释了人间大爱,温暖了整个芮城。
同时,芮城县还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在县直机关和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开展“先进工作者”“文明创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在农村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比活动;在企业开展“优秀员工”评比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美德少年”评比活动;“优秀志愿者”“模范教师”“最美卫计人”等各行各业评选表彰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芮城的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展示着文明芮城的良好形象。
芮城县县长张建军说:“芮城好人现象,是芮城多年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优待好人,厚待好人,尊重好人是政府的职责。我们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创新奖励机制,办好好人公园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给好人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让好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让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在芮城蔚然成风。”
从孙银聪到一种文化
给善行一个积极的回应,让好人有好报、厚报,善行就会传递下去——人人争当好人
如果说,孙银聪代表着与亲友善、与人友善,那么,高文毓就代表着爱国爱家乡。他们,是芮城县“好人”中的两座丰碑。他们的精神都很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芮城县委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充分运用这些“好人”资源,引导全民崇德向善。
该县厚待“好人”。建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关爱机制,不仅在子女入学方面有所倾斜,“好人”还可在县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县内各大景区,每年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免费体检等。定期走访慰问道德模范,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礼遇道德模范,县里每年为部分道德模范免费订阅《运城日报》等党报党刊,让他们了解国情县情;组织志愿者为道德模范拍摄照片,记录好人生活;邀请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作为嘉宾参加县委、县政府重大活动,彰显道德模范的崇高社会地位。同时,充分调动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团队的示范带头作用,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道德模范提供生活照顾、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让“好人好名”“好人好报”成为一种不断完善的发展机制。迎春晚会、七一建党节等县里的重大节庆活动,孙银聪、高文毓等“好人”都会受到特别邀请。
针对全县公民,该县先后编辑两届《道德模范风采展》,开展送书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拍摄制作《众里寻你》好人事迹光盘,在全县机关单位、乡村社区、医院学校发放,让更多的群众知好人、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拍摄微电影,将芮城县陌南镇东峪小学教师李宏乐扎根山村教育20余年的先进事迹拍成微电影《山上有棵树》、将退休党员高文毓绿化万亩荒山的事迹拍摄成专题片《绿山梦》,通过互联网广为传播。开展巡讲活动,充分利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资源优势,组成宣讲团,走进机关、学校、乡镇、企业,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诠释自己在平凡岗位、平凡生活中对“道德”的独特理解和生动诠释。建设固定宣传阵地,在芮城电视台开设“芮城好人”专栏,对全县出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连续报道;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设立点赞道德模范专题,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开设专题专栏、制作专题网页,讲述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事迹,倡导群众为好人点赞。
针对党员干部,该县建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开设“干部教育微课堂”、开办“古魏大讲堂”培训班,累计培训党员干部40306人次;强化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强化基层理论宣讲,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 “讲学思干”评价会;在“三个一批”工作中,对全县93个单位617名县管干部及102名后备干部全部进行“六查”……2016年以来,芮城县委始终坚持“三个倾斜”用人导向和 “好班子产生好干部、好干部来自好班子”选任工作思路,扎实开展“三个一批”、“五查五验”实绩、谈心谈话活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有效推动了芮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芮城县委书记、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董旭光指出:“好山好水好生态,滋养芮城好人多。芮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了这里‘包容、向善、勤劳、聪慧’的芮城精神。实施好人工程,弘扬芮城精神,是芮城县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把这项工程做大做强,让她在古魏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溢香河东。”
